
Testing the new iPhone: From battery to always-on screen
The BBC’s Technology Editor, Zoe Kleinman, has been testing out the latest Apple smartphone.
Apsny News
More Stories
【CDT报告汇】2022年人类自由指数发布,中国位列倒数第14名
[ad_1] 编者按:《CDT报告汇》栏目收录和中国言论自由及其他人权问题相关的报告资讯。这些报告的来源多种多样,包括机构调查、学术研究、媒体报道和网民汇集等等。也欢迎读者向我们推荐值得关注的报告。 CDT 档案卡 标题:【CDT报告汇】2022年人类自由指数发布,中国位列倒数第14名 作者:中国数字时代 发表日期:2022.01.28 主题归类:CDT报告汇 CDS收藏:公民馆 版权说明: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,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。详细版权说明。 中国数字时代本周推荐媒体: 《莽莽》:一本涉猎时政、社会、文化等议题的独立中文杂志。成员为身在海外、热爱自由的一群人,既致力于现实行动,亦想捍卫以中文自由写作的权利,用母语来记录、对抗遗忘和发起辩论。 更多 CDT推荐媒体 一、卡托研究所:中国经济自由好过个人自由 1月26日,美国知名自由意志主义智库卡托研究所 (Cato Institute) 联合弗雷泽研究所 (Fraser...
【404文库】行者炎凉|癸卯年春节河南农村见闻
[ad_1] CDT 档案卡 标题:癸卯年春节河南农村见闻 作者:沙漠里的经纬线 备份:自由微信 发表日期:2023.1.26 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行者炎凉” 主题归类:中国农村 CDS收藏:公民馆 版权说明: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,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。详细版权说明。 1、村里面一千多人,上个月 (2022 年 12 月)全部感染,没有因病毒而死亡的人,挺好。 2、很多人没挣到啥钱,不是封在村里,就是出去被封,都等明年好好挣钱。 3、结婚,三金彩礼啥的需要 20 来万。二婚的女人也差不多,男多女少的结果。...
玖奌杂货铺|《满江红》背后的真实历史,是想不到的悲凉
[ad_1] CDT 档案卡 标题:《满江红》背后的真实历史,是想不到的悲凉 作者:敏敏郡主 发表日期:2023.1.27 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玖奌杂货铺” 主题归类:岳飞 CDS收藏:公民馆 版权说明: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,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。详细版权说明。 1月27日,是岳飞的忌日。 九百多年前的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,也是公元1142年1月27日,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。一同被冤杀的,还其其子岳云,以及部将张宪。 最近电影《满江红》热映。电影还没去看,但《满江红》这首词是读过的。 以前读《满江红》“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”时,总会为岳飞蒙冤遇难义愤填膺,为南宋自毁长城扼腕叹息,但也有时忍不住纳闷:南宋偏安一隅,外有寇仇强敌,江山未稳;况且岳飞功勋卓著,威望甚隆。 “撼山易,撼岳家军难”,凭秦桧一人之力,即便有赵构支持,又如何能轻易且无后顾之忧的诛杀手握重兵的岳飞?以“莫须有”的名义杀一大将,就不怕民意沸反盈天,政局失控? 后来,翻阅史书时却发现,与文学作品的热血与慷慨比较起来,真实的历史,往往要悲凉得多。 冤杀岳飞,是一场从上到下、从外到内的合谋。参与这场合谋的,不仅有同朝为官的文臣武将,还有一同血战沙场出生入死的袍泽兄弟。 首先是来自老领导的暗算构陷: 张俊,与岳飞同为“中兴四将”(韩世忠、岳飞、张俊、刘世光)之一,还曾是岳飞的老领导。绍兴元年(1131),岳飞在张俊麾下效力。张俊很欣赏岳飞的作战能力,在讨伐李成时,张俊上奏朝廷,称岳飞有大功,“飞功第一”。 张俊对岳飞,有提携栽培之恩。岳飞后来独当一面,对张俊也颇为尊重,还曾在一次作战后特地挑选了两艘大型战舰,连同舰上作战人员服务人员一起送给张俊。...
格十三|每一对正常夫妻,都能在春晚中被侮辱一次
[ad_1] CDT 档案卡 标题:每一对正常夫妻,都能在春晚中被侮辱一次 作者:十三姐 发表日期:2023.1.25 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格十三” 主题归类:春晚 CDS收藏:公民馆 版权说明: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,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。详细版权说明。 今年春晚直播的时候,我正在争分夺秒地学习着格式塔心理疗法和功能主义重新评估,我知道这会比看春晚辛苦,毕竟春晚的本意是不需要我们带脑子。 可惜很多带脑子的人看完春晚又开始吐槽,说好几个小品的主题好像都是在“催婚”,比如《初见照相馆》、《上热搜了》、《对视50秒》。 于是我认真地去把这几个节目看了一遍,我发现春晚变了,从以前的“家长催孩子结婚”,变成现在委婉的“通过展示可爱的婚后生活”来曲线催婚。 大家吐槽最多的是《初见照相馆》,确实,这东西怎么说呢,已婚的和未婚的看完都需要抢救。 一开始我觉得这名字一听就很用心,人生若只如初见,就没有柴米油盐和作业,让大家看完以后回忆起初见,暂时忘却现实的糟粕,重拾爱情意识形态,连纳兰性德看了都要感慨编剧厉害。 可惜,本事大概全用在标题上了,一看剧情,一对中年夫妻为了补办结婚证而去拍证件照,他俩从一进去就开始各种作,又插队又拎不清,全程不尊重不配合不开窍,如同两个智障。 更绝的是,他俩自己不好好拍照,还七嘴八舌当众吵架,干扰旁边一对年轻情侣。大姐气到深处干脆拉上妹子一顿吐槽,劝女孩别结婚,把已婚女人的委屈一股脑全抖了出来,导致妹子也不想结婚了。 本来我也挺期待这大姐到后面能说出点婚姻的好,以便剧情反转……但是没想到啊,她啥好也没说出来,却在煽情BGM的伴奏下突然跟老公和好了……哦,全是内心戏咯? 好歹说点什么来证明婚姻还挺好的,或者表达点什么来证明结婚还是利大于弊,这个环节在编剧这里可能很不重要?还是说……根本编不出来……? 它主要传达的思想是:别管你婚后夫妻关系有什么不好,只要上人多的地方吵一吵,马上就能骊山语罢清宵半,泪雨霖铃终不怨。...
知识分子|中国到底有多少人感染过新冠病毒了?
[ad_1] CDT 档案卡 标题:中国到底有多少人感染过新冠病毒了?| 商周专栏 作者:撰文|商周 责编|徐卓君 发表日期:2023.1.26 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知识分子” 主题归类:新冠疫情 CDS收藏:公民馆 版权说明: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,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。详细版权说明。 自去年12月8日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以来,关于中国的感染人数、感染率、重症率;中国处于大流行的哪个阶段;各地有没有过峰等问题众说纷纭。 就在前天,中疾控终于公布了一份《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》, 其中包括人群感染的监测数据、全国发热门诊(诊室)诊疗情况 、在院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、在院的重症人数和死亡人数等多个公众极为关心的数据。 从中疾控的这份通报来看,中国第一波疫情的感染高峰已过: 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人数在12月22日达到高峰(694万)后逐步下降,2023年1月23日降至最低1.5万;检测阳性率12月25日(29.2%)达高峰后逐步下降,1月23日降低到5.5%。 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人数和阳性率也在12月22日达高峰(33.7万、21.3%)后波动下降,2023年1月23日降至最低,分别为4773和4.5%。 实际上,从12月底开始,各地都在陆续通报已经过峰。...